每位影癡的心中都有一個溫德斯(Wim Wenders)?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沒錯,自從將近35年前我在戲院看過《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之後,溫德斯在我的心中就始終佔據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我一直認定此片是1980年代最佳的十部電影之一,他讓當年對人生還懵懂未知的我就體驗到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不過溫德斯在台灣畢竟只算是小眾的藝術電影導演,我要經過許多年後才有機會欣賞到他的《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和更早期的《公路三部曲》,然而不管何時接觸他的這些作品,其有如散文詩般的優美風格和溫厚的人生哲理都讓我不禁為之動容。
跟法國新浪潮的楚浮(Francois Truffaut)和高達(Jean-Luc Godard)等人一樣,德國新電影健將溫德斯也是兼具影評人的身份,他從1968年開始就陸續在《電影雜誌》(film)、《電影評論》(Filmkritik)和《南德意志報》(Suddeutsche Zeitung)等報刊雜誌發表電影評論和相關文章,最近由「Uni-Books原點出版」印行一套兩冊的《溫德斯談電影》,就收錄了溫德斯出道以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所撰寫的電影文字。這套總頁數厚達八百頁的堂皇鉅著共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是溫德斯1968~1984年間對那年代電影和音樂的個人夢想與看法,第二部是他電影生涯前二十年(1967~1987年)逾十四部作品的自我剖析和創作甘苦談,第三部則是1988~1992年間他所發表的文章、演講稿和訪談紀錄。
其實許多年前萬象圖書也有出版過一本《溫德斯論電影》,薄薄的一本,可能只有摘錄溫德斯早年的部份文章,我前年曾經在茉莉二手書店翻閱過,不過當時並沒有購買下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溫德斯評論《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的文章,不曉得是舊譯本翻譯不佳還是我閱讀得不夠仔細,我那時竟然誤以為溫德斯對這部片子沒什麼好感。原點出版編輯劉鈞倫先生看到我在龍貓大王粉專的留言,他就回覆我說:「溫德斯應該沒有討厭《狂沙十萬里》啦,總覺得是通過一些古怪的反諷在大肆讚揚這部片,這次的全新譯本讀起來感覺是這樣」。我拿到新譯本之後就馬上重讀了這篇文章,確實是如同劉編輯所說的,雖然文章一開頭的「可怕的西部片」和「我不想再看西部片」之類的字眼會讓人以為溫德斯不喜歡這部片,不過仔細讀完全文才發現,原來他是在哀嘆西部片(和西部時代)的沒落,並且稱道此片打破了西部神話的虛幻美夢。
因為我目前還沒辦法盡情閱讀完整套書,所以只能隨意先挑選幾篇來快速瀏覽,看他從《逍遙騎士》、《黑岩喋血記》、希區考克、楚浮一路談到勞勃阿特曼,又從巴布狄倫、珍妮絲賈普林、滾石樂團、何許人合唱團一直談到范莫里森,讓我一開卷就捨不得再放下書本。溫德斯的電影風格看起來溫和含蓄,不過他的文章卻是辛辣、幽默而且觀點獨特,看他那篇《狂沙十萬里》的評論把我嚇出一身冷汗就可知端倪了。溫德斯不僅是電影大師,他也精通各種類型的音樂,尤其是英美兩國的搖滾樂,他不只拍過以音樂為主題的電影,就是他的劇情片也是塞滿一大堆優質的音樂。此外,溫德斯的電影也充滿了典雅的文學意境,有許多作品都是改編自經典文學名著,例如《歧路》是改編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學徒歲月》,就是他原創的《慾望之翼》也宛如一首優美的現代詩。不管您是不是溫德斯的影迷,只要是對電影、音樂或文學有興趣的人,我想應該都能夠從閱讀這套書得到莫大的樂趣吧。
- Nov 21 Sat 2020 11:55
書海巡航:溫德斯影迷的必備寶典《溫德斯談電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