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看的好片不多, 這個月要多補些回來......



該說的廢話, 上個月都說完了, 還是記下喜歡的片子比較重要.....

1. 這個女孩的生活 (This Girl's Life) (2003) (美國)

一篇虛構的色情片女星真情告白, 講述女星如何入行、工作的情形和黑暗面、
如何面對家人和男友、如何遭受AIDS的威脅.......
可惜後半段過於偏離主題, 完成度不高, 但仍然是一部兼具性感和感性的有趣電影.

其他優點如下.....
1. 女主角Juliette Marquis很漂亮.
2. 知名色情片女星Cheyenne Silver客串演出.
3. James Wood飾演女主角的老爸, 演技真是出神入化.



漂亮的女主角Juliette Marquis.....


客串演出的知名色情片女星Cheyenne Silver......


2. 白酋長 (Lo Sceicco bianco) (The White Sheik) (1952) (義大利)

費里尼首部獨自執導的電影, 一部輕鬆的喜劇, 描述現實和浪漫的衝突.
新婚妻子對老實古板的丈夫感到不耐, 逃家去尋找虛幻的浪漫英雄白酋長.....
"Our real lives are in our dreams, but sometimes dreams are a fatal abyss."



3. 卡波提:冷血告白 (Capote) (2005) (美國)

描述卡波提如何寫出他的傳世名著"冷血", 一本記錄真實兇殺案的非虛構小說,
看他如何採訪兇案的經過, 如何挖掘兇手的內心世界, 如何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很平實冷靜的電影風格, 卻讓人看得膽戰心驚、坐立不安....

買了十多年的"冷血"原著, 是時候該拿出來讀一讀了.



4. 深入絕地 (The Descent) (2005) (英國)

"閃靈戰士"(Dog Soldiers)的編導Neil Marshall又創造了一部新的驚悚恐怖經典.
劇情概念和老美拍的"異底洞"(The Cave)非常雷同,
不過, "異底洞"是在騙小孩子的, 這部片子才是真正會嚇死人的.



5. 11點14分 (11:14) (2003) (美國/加拿大)

這種玩弄劇情拆解重組的拼圖電影, 以前已經有許多人玩過,
本片還算是玩得不錯, 把幾條互有關聯的故事線編成複雜的人性網絡.



飾演Cheri的Rachael Leigh Cook長得越來越Cute了.......


6. 嫁妝一牛車 (The Ox-Cart for Dowry) (1984) (台灣)

"在室女一盒餅, 二嫁的老娘一牛車",
王禎和的原著小說, 我從國中到現在已經讀過無數次, 如今才把改編電影找來看.
改編得還蠻忠於原著(王禎和親自寫的劇本), 拍得也算蠻精緻的, 而且不會過於粗俗.
不曉得當年影評人為什麼會貶多於褒?
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台灣國語的對白, 假如改成台語對白的話, 成績應該會提高不少.



7. 孤雛淚 (Oliver Twist) (2005) (英國)

該不該把這部片子擺上來, 讓我有點猶豫.
羅曼波蘭斯基拍得過於平實, 沒有太多神采, 但還是讓我看得很入神(雖然已經看過不少改編版本).
最大的優點是選角適當, 小童星Barney Clark演得很自然, 不會流於世故,
班金斯利飾演老費金非常傳神, 不會輸給當年的亞歷堅尼斯.
有人說, 小童星太過俊美, 讓人忘記他善良的本質, 我覺得還好啦, 總不能找個醜八怪來演吧.



8. 愛無止盡 (Gegen die Wand) (Head-On) (2004) (德國/土耳其)

這真是近年來最讓人心碎的一部愛情電影.
對生命絕望的男主角因愛而重生, 卻又因為愛而歷盡辛酸苦難.
人生在世是要麻木過活, 或是要因愛而痛苦呢?



成人片女星出身Sibel Kekilli, 初次擔綱演出主流電影, 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9. 迎向黎明 (Dawn Anna) (2005) (美國)

非常溫馨感人的親情電視電影, 以一個受害者母親的角度看待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
沒有聲嘶力竭的譴責和哀嚎, 而是以樂觀奮鬥的精神面對人生中無奈的磨難.
黛博拉溫姬老了很多, 演技也越來越老練.



10. 坐立不安 (Suspiria) (1977) (義大利)

義大利恐怖片宗師Dario Argento的經典名片,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極度風格化的場景設計、詭異的取鏡和燈光效果, 還有讓人毛骨悚然的配樂音效,
在導演的細心巧手經營之下, 把恐怖片變成一場視聽藝術的饗宴.



11. 那年陽光燦爛 (Machuca) (2004) (智利/西班牙)

這部根據導演的童年成長經驗, 描述1973年智利政變的電影, 真是讓人沈痛得說不出話來.
不同的種族和階級, 不同的政黨和派別, 難道就註定要互相傾軋迫害?
人類之間的感情應該是要跨越種族、階級、政黨和派別的, 就像片中那兩個純真的小孩子一樣.



12. 親情難捨 (烏賊與鯨魚)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2005) (美國)

這也是根據導演成長經歷改編的電影, 描述父母離異對未成年兒子所造成的影響.
雖然是一部小巧玲瓏的小品電影, 對於人物的關係和心理卻描寫得非常複雜深刻.
可能並不是一部容易讓人喜歡的電影, 但卻是值得一看和深思的好電影.



13.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82) (美國)

不曉得"藍波三部曲"有沒有資格列入Cult Classic? 至少我覺得裡面有很多蠻Cult的東西.
自從二十年前在台北看過二輪之後, 每隔幾年都會把這部片子拿出來重溫一遍.
每次看到藍波拿石頭擊中直昇機, 自己用針線縫補傷口, 挺著M60機鎗瘋狂掃射,
甚至是片尾含糊不清的喃喃自語, 我都會不自禁激動莫名.
很懷念1980年代這些單純又爽快的動作片.



14. 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1931) (美國)
     科學怪人的新娘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美國)

雖然完全不忠於原著, 然而卻拍出極優異的成績, 成為怪物電影的不朽典範.
怪人和小女孩在河邊玩耍那一段, 真是最具巧思又優美動人的段落.

續集比前集還要更加傑出, 更多稀奇古怪的人物.
導演詹姆斯惠爾以此片言志, 與世人格格不入的怪物, 終究無法忍受孤獨, 只有走向自毀的絕境.



15. 地獄門 (Gate of Hell) (1953) (日本)

曾經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坎城影展大獎, 其實藝術成就不算太高, 但是美術設計非常傑出.
男人之間的戰爭可以為了權勢, 也可以為了女人, 情場往往比戰場還要令男人無法自拔.



16. 8厘米2 (8MM 2) (2005) (美國)

這部電影的評價超低, 劇情和拍攝水準都很普通, 本來不應該列入推薦片單.
但這可能是第一部描述布達佩斯色情業的電影, 正是我目前很有興趣研究的課題.
況且有眾多歐洲成人片女星支援演出(有Sophie Moone、Sandy、Peaches、Gina B....),
畫面實在是美不勝收, 尤其是色情俱樂部裡一堆超級美女三點全露給人看免驚.
我實在是看得樂不可支, 所以....只推薦給有特殊癖好的影迷.....



17. 朗治先生的罪行 (Le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1936) (法國)

法國電影大師Jean Renoir的代表作之一.
表面上是一部通俗的社會愛情黑色電影, 骨子裡卻有尖銳的政治指涉.
片中的出版社其實是隱喻一個國家, 巴塔拉代表的是腐敗的極權統治,
朗治先生則是象徵全民共治的烏托邦社會.



18. 鍋蓋頭 (Jarhead) (2005) (美國)

喜歡看槍林彈雨戰爭片的人, 或許會不怎麼欣賞這種類型, 但真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
戰況過於激烈會讓軍人發瘋, 沒有仗可打同樣的也會讓軍人發狂.
一群想打仗卻看不到敵人的阿兵哥, 整天只能夠嬉戲胡鬧、打手槍、胡思亂想......
或者是擔心老家的太太或女友會紅杏出牆....戰爭中最可怕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惡魔.



19. 泥醉天使 (酩酊天使) (Drunken Angel) (1948) (日本)

黑澤明首部確立個人風格的人道主義電影.
戰後殘敗的日本, 汙濁的社會就像那灘泥濘不堪的死水,
一個酗酒的醫生和一個黑社會混混, 他們無私的犧牲奉獻, 卻如天使般指引出未來的希望.



20. 愛情拼圖 (Reconstruction) (2003) (丹麥)

買了將近兩年卻一直忘記要看.
這種大玩解構重組的後現代主義電影, 雖然讓人看得有點頭昏, 但還是很有趣味性.
電影其實就是一場魔術, 觀眾和劇中人同樣是受到編導的操控,
雖然明知劇情是假的, 然而劇中的悲歡離合, 卻還是一樣叫人那麼傷痛.



21. 決戰夜 (Night Watch: Nochnoi Dozor) (2004) (蘇俄)

蘇俄能夠以低成本拍出場面壯觀的奇幻電影, 真的是不簡單.
這只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目前還看不出整個系列的好壞, 但是我非常期待續集.



22. 稻妻 (閃電) (Okuni to Gohei) (1952) (日本)

成瀨巳喜男的電影都很通俗, 情節流暢而不露鑿痕.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 緩緩道出人生中的辛酸與無奈.



23. 小逃亡者 (出走的孩子) (Little Fugitive) (1953) (美國)

清新脫俗的兒童電影, 曾經榮獲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是業餘玩票的, 以寫實即興的手法拍出一段兒童冒險歷程,
不僅影響到後來的美國獨立製片界, 同時也直接影響到法國的新浪潮電影.



24. 百萬小富翁 (億萬少年) (Millions) (2004) (英國/美國)

曾經一度讓人失望的英國導演Danny Boyle, 最近好像又漸漸回復以前的水準.
以華麗眩目的導演手法, 混雜現實和夢幻,
在輕鬆幽默的金錢追逐戰中, 細膩描繪出少年的迷惘和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